
产品的性能、功能、质量和设计感。为了把这些要素都凝聚在一个产品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序,而一切的源头就是材料本身。不仅是工厂的一线员工,工程师和设计师也对铝材料有浓厚的兴趣,这可以说是雅马哈持续自制铸造部件的独特文化。船外机产品制造的终极目标是『信赖』,而这些都是从铝的熔炼现场开始。
在世界海洋中
锻炼出的
铝合金。
铝原材料根据纯度和成分划分为几种类型。雅马哈船外机使用的是在铝中预先添加了几种金属元素的合金原材料。在1960年开发了第一款船外机产品“P-7”那时起,雅马哈一直在追求适用于船外机部件的铝材料,并进行了超过60年的研究。
船外机金属部件的最大敌人无疑是腐蚀。材料研究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与腐蚀的斗争。随着船外机性能的飞跃性提高,对铝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轻量化是必需的,同时还需具备能承受外力的强韧性以及应对复杂构造的柔韧性等,船外机对铝材料的要求值不断提高。
雅马哈的材料研究部门一直与金属制造商合作,致力于满足这些要求。堆积在铸造工厂的铝合金锭,不仅在金属成分中包含了在世界海洋中锻炼出的丰富见解,同时为了挑战超越期望的质量,并发挥雅马哈船外机造型美。

发挥
材料力量的
熔汤管理。
熔炉的口一打开,火红的熔汤便流了出来。液态铝接触到空气,稍微恢复了一些粘度,形成半金属色的液体,填满了耐火材料容器。这宣告了制造的第一步,这一景象总是充满力量且美丽。
耐火材料容器中的熔汤表面被银色膜覆盖,但剥去这一层薄膜,里面依然沸腾着火红的液体。当加入用于去除杂质的药剂并充分搅拌后,杂质会形成白银色的块状物浮现出来。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雅马哈舷外机专用铝合金的潜力,必须始终保持熔汤的高度清洁度。交付到工厂的铝锭中混有称为硬点的微量异物。如果这些异物在加工过程中残留,会在零件的切削面上留下划痕,成为腐蚀的原因。因此,雅马哈对工序的清洁及其检测进行了深入研究。
目前在铸造现场使用的熔汤清洁度评价方法“简易PoDFA”就是其中之一。

追求纯度,
挑战
极限。
此前最常见的熔汤清洁度确认方法是K-mold法,将清洁后的熔汤倒入模具中,冷却后通过目视检查其断面进行评价。然而,这种方法存在问题。评价结果可能因测量者而不同,而且确定评价结果需要大量时间。另一方面,雅马哈自主研发的简易PoDFA法,其评价结果以数值表示,所需时间较短。特别是时间的缩短使得熔汤炉前的更细致分析成为可能。
将不锈钢的小网片插入耐火材料容器中,夹住网片的治具开始旋转,液态铝如被吸附般附着在网片上。这些附着物就是评价样本。被吸附的铝中含有清洁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微量杂质。通过测量和管理网片的重量,保证质量标准。从熔炉中吐出的每一份熔汤,无一例外地必须经过这一检查。
为了将特制铝合金的潜力发挥到100%,清洁过程的每一步都在挑战纯度的极限,并通过评价方法保证其质量。雅马哈的制造正是在这细致的准备工作后开始的。
